首页 第52页
  • 滕王阁序书法是谁写的看 文彭《与上池书》高清

    滕王阁序书法是谁写的看 文彭《与上池书》高清

    文彭(1498~1573),文徵明长子,为明清文人篆刻流派的开山祖师。此信札写给“上池老弟”,透过其他书信数据,“上池”应是文彭晚辈,以行医为业,兼事书画交易。信文中提到王少微,字幼朗,江苏苏州人;其父王元微也善制印,曾帮周天球刻印,其印艺为时人看重,董其昌更在《画禅室随笔》中将之与文彭相提并论。文彭(1498年-1573年),字寿承,号三桥,别号渔阳子、三桥居士、国子先生等,南直隶苏州府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文徵明长子,明代书法

  • 老舍(舒庆春)书法作品欣赏

    老舍(舒庆春)书法作品欣赏

    老舍先生的墨迹《老舍书法作品欣赏》老舍还擅长书画鉴赏,也具有很高造诣,融碑铸帖,结体宽博,呈现敦厚儒雅之美。 老 舍(1899年2月3日—1966年8月24日),原名舒庆春,字舍予,北京满族正红旗人。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“人民艺术家”称号的作家,代表作有长篇小说《骆驼祥子》《四世同堂》,剧本《茶馆》《龙须沟》等,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,语言洗练精致,雅俗共赏。老舍还擅长书画鉴赏,也具有很高造诣,融碑铸帖,结体宽博,呈现敦厚儒雅之美。

  • 郑强教授凭书法再次走红,书法家郑强个人资料及简介

    郑强教授凭书法再次走红,书法家郑强个人资料及简介

    “网红校长”郑强教授凭书法再次走红!楷书颜筋柳骨欧楷韵,大家风范,功夫颇深!从诸多书法作品上看,无论是他的楷书,还是他的行书,都体现出一种规范性和严谨性,同时,也体现出一种自然率性,这也很符合强哥的性格与人品,可见 他对书法的掌控,不输书法家。提到郑强教授的书法,可能也有朋友曾经看到过,也曾经见到过他现场书写书法,其功夫十分深厚,尤其是对楷书的驾驭能力,更是超强的,整体上,主打的是一种柳筋欧法,融合的非常到位

  • 沈周行书声光帖——沈周高清书法作品欣赏

    沈周行书声光帖——沈周高清书法作品欣赏

    明.沈周行书《声光帖页》 沈周 明1427—1509 字启南,号石田,晚号白石翁、竹庄老人 明代文学家、书画家。与唐寅、文徵明、仇英并称为“吴门四大家”。终身未仕,沈周行书《声光帖》砑花笺纸本,纵23cm,横40.7cm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。此帖是沈周写给亲家的一封书信,谈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及对事物的看法。

  • 傅山小楷心经自然生趣! 傅山小楷高清书法经典

    傅山小楷心经自然生趣! 傅山小楷高清书法经典

    傅山在书法领域,以其草书为最,他的小楷艺术成就绝不逊于草书。他的小楷取法钟繇,并深得颜真卿小字麻姑仙坛记拙意,古雅可爱,独树一帜。今天分享给大家的是傅山抄写的两件写经作品。 傅山學富五車,積學深厚,又頗具個性,加之書法界有瞭張瑞圖、黃道周、王鐸和倪元璐等諸名傢的影響,傅山的書法更是具有一種奇特的怪味。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他的人生觀和審美觀起瞭決定性作用。

  • 清 八大山人 临兰亭序  八大山人代表作品图

    清 八大山人 临兰亭序 八大山人代表作品图

    八大山人,名朱耷(1626—约1705),江西南昌人,明末清初画家、书法家,中国画一代宗师。清初画坛“四僧”之一。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,明灭亡后,国毁家亡,心情悲愤,落发为僧,法名传綮,字刃庵。

  • 许光祚 书法家简介_许光祚书法作品欣赏资料

    许光祚 书法家简介_许光祚书法作品欣赏资料

    许光祚生卒不详,字灵长,浙江仁和(今浙江温岭县)人。约明神宗万历末前在世。万历初,举于乡,知太平县。能诗,格调平易,著有《许灵长集》行世。艺术行迹被载于二十余种典籍中。善书,真、行、草皆能。《杭州志》上说:“光祚与汤焕(字尧文,号邻初。隆庆举人,为江阴教谕。后征为翰林待诏,转郡丞。作品有《游西山诗册墨迹》等传世。)同郡,得其书法,时人号曰  

  • 唐海波行书 、赠乐山高僧诗书法作品欣赏

    唐海波行书 、赠乐山高僧诗书法作品欣赏

    书法 唐海波行书《赠乐山高僧诗》书法作品欣赏  唐海波行书斗方

  • 赵楷的代表之作:《高上大洞玉经》赵孟頫的代表作有哪些?

    赵楷的代表之作:《高上大洞玉经》赵孟頫的代表作有哪些?

    魏晋风骨的传承《高上大洞玉经》是赵孟頫小楷的代表作品,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。这部作品创作于大德九年(1305年),纵29.7厘米,横457厘米,全卷共276行、4700余字,字径约1.5厘米。这部作品以其雄秀的笔法和深邃的文化内涵,成为赵孟頫书法艺术的代表之作。《高上大洞玉经》的笔法特点十分独特。赵孟頫在书写过程中,多采用露锋顺势起笔,使笔画显得尤为生动。他注重调锋,至中锋行笔,使线条挺拔有力。而在笔画末尾处,他则采用回锋收笔的方式,使笔画圆润流畅。这种笔法特点使得每一个字都充满生命力。在章法布局上,《高上大洞玉经》也有其独特之处。每一个字都端正不偏斜,平中寓险。笔画之间的搭配和谐自然,形成一种严谨而清晰的整体效果。无论是长横画的走势,还是竖画的起止,赵孟頫都精心设计,使得整篇作品看起来既有节奏感,又不失和谐。

  • 包世臣书法家简介_包世臣书法作品资料一览

    包世臣书法家简介_包世臣书法作品资料一览

    包世臣(1775-1855)字慎伯,晚号倦翁、小倦游阁外史,邓石如弟子,安徽泾县人,泾县古名安吴,故人称“包安吴”,嘉庆十三年举人,官新喻(今江西新余)知县,仕途不顺,终归布衣,学知渊博,对经济、文艺有研究。工诗文书画,能篆刻,其书法备得古人执笔运锋之奇,一时称为包体。他对自己的书法极其自负。自言“廿六而后学,四十而后知。”、“慎伯中年书从颜、欧入手,转及苏、董,后肆力北魏,晚习二王,遂成绝业。”自以为“右军第一人”。然而他的书法作品并非如自诩的那样不可一世,他的草书中堂大有肉多筋少之感。不过他的《小草诗册》却很有特色,确有集碑贴于一人之感。

  • ‹‹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››